2017年11月25日晚六點,求智讀書會第五十七次活動在東榮大廈1214舉行。來自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的部分本科生參與了活動。本次讀書會的主題為:“The Other Side of the Hill : Understanding the Adversary and Deterrence”。讀書會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國際政治系講師許甯老師主持。
本期讀書會,許甯老師從上一期讀書會的主題——戰略防禦與威懾這一話題展開講解。進入60年代後,由于核打擊能力差距的縮小,無論是美國還是蘇聯,對于核威懾這一威懾手段的使用都慎之又慎。一方面,為捍衛自己的地緣政治利益,利用核武器進行威懾勢在必行;而另一方面,雙方又都在武器使用的範圍的解釋上進行控制,防止出現自殺式的結局。
就核武器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作用來說,核武器更多的是作為大國地緣政治利益的支撐工具,并通常以延伸威懾的形式存在。這就對一個國家所擁有的核軍力的穩定效用提出了要求。對美國來說,西歐作為自己的重要地緣政治利益區,以自身的核力量作為支撐對西歐做出安全承諾就是這種延伸威懾的直觀體現。但是,在這一時期,在美國同樣面對着蘇聯的核威懾的背景下,美國是否會願意為了保護自己的地緣政治利益而不惜使自己本土的重要城市、工業區被核陰雲所籠罩?這就令美國利用核武庫進行威懾的可信性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強化對歐洲安全承諾的可信性就成為美國面臨的重要問題。
對此,美國采取的措施主要為有限核選擇。由于确保相互摧毀的高代價和相互毀滅性。美國提出要改變核武器的利用原則,用常規戰争的原則開展有限核戰争,即用核武器在對方所在的特定戰區之内打擊重要軍事目标并傳遞相關信号,是對方産生更為實質的震懾效果。然而,有限核選擇遭到了蘇聯的反對,面對自身核力量較美國劣勢的事實,蘇聯自然不會接受美國的提法。而與此同時,由于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同歐洲國家緩和關系,而在第三世界進行咄咄逼人的擴張,美國的戰略方向也出現了轉變。美國開始逐漸由消化二戰成果、追求美蘇關系的穩定性的戰略轉向追求延伸威懾、增強戰略上的優勢的戰略。為達到這一目标,美國認為有限核選擇的威懾力是遠遠不足的,因此,美國開始着手加強對于蘇聯二次核打擊能力的摧毀能力。面對蘇聯在深海中龐然大物,美國全力發展自己的反潛力量,并着力加強戰略導彈打擊硬目标的能力,以期可以在爆發戰争後迅速突入蘇聯的戰略堡壘區摧毀蘇聯的二次核打擊力量,提高自己的二次核打擊力量。但結果顯而易見,有限核打擊的戰略并未起到解決延伸威懾的可信性的作用。
越南戰争的失敗和第三次中東戰争的爆發令美國對戰争的理解有了質的改變。面對蘇聯的“鋼鐵洪流”,美國在常規力量上始終有所忌憚,因而隻能從核力量上取得威懾力。然而,第三次中東戰争中,大量反坦克武器的出現令曾經的“坦克決定論”變得松動了,美國開始在常規力量上進行加強,開展了新軍事變革。“陸空一體”的建設令美國人對蘇聯的陸軍常規力量從談之色變轉變為可以一試。美國的威懾核心逐漸轉向常規軍事力量。直至現在,新軍事變革仍未結束。未來,從精确打擊到全球快速打擊,從戰術戰役力量到戰略威懾力量,用常規手段對重要戰略目标進行打擊,達到核武器的威懾效果将成為美國戰略威懾的主要方式。
本次讀書會,許甯老師為同學們做了精彩的講解,與同學們進行了思想的交流與分享,同學們也熱情高漲,積極提問。
最後,第五十七期讀書會圓滿結束。
2017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