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7号晚,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主辦的求智讀書會第二十九次活動暨2015—2016秋季學期第五次活動在東榮大廈1214學術交流中心舉行,本次讀書會由國際政治系博士生導師郭銳教授主持,來自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哲學社會學院和物理學院的部分本科生參加了活動。本次活動的主題是“新時期的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共分為兩個階段進行。
在活動的第一階段,郭老師以近期發生在法國巴黎的恐怖襲擊事件為切入點,指出在新時期中,民族主義有與宗教極端勢力合流的趨勢。與此同時,民族主義行為對政治的訴求也越來越強烈。這一時期民族主義的特點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擴散性,即新時期下民族主義正跨越傳統意義上的地理邊界,以“顔色革命”、“阿拉伯之春”的形式對發展中國家進行政權颠覆;二是技術性,這主要表現在通過網絡等新興媒體的力量,擴大其在世界傳播的範圍和速度;三是文化性,即用文化産品将民族主義包裹起來,增強了對年輕人的感召力。
郭老師還認為以宗教民族主義主要特性的恐怖主義正以其完善的政治組織和動員體系争奪輿論主導權,不僅弱化了現代意義上的國家認同,而且這種與正教教義不一緻的觀點對國家帶來的沖擊也更大,具體表現在削弱了近代以來國家認同的認識以及新型的國家動員對國家經濟社會的沖擊,這種煽動性極強、破壞性極大的政治行為使得文明共存變得更加艱難。面對世界範圍内形成的嚴峻挑戰,郭老師認為中國也難以獨善其身,必須深思熟慮制定好對策戰略,例如更好地發展民族地區的經濟、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提高民族地區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時完善相應制度體系,依法依規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遏制宗教極端主義,從根本上加強國家認同與民族認同的統合,增強主體國家性,建立民族性的國家認同觀。
活動的第二階段是自由讨論環節。王曉燕、薛瑞凱分别介紹了對巴黎恐襲事件的思考,表達了對恐怖主義全球化與“文明沖突”的擔憂,指出歐美政壇将可能掀起新一輪的“保守主義”浪潮。楊端程則概述了伊斯蘭教的曆史演化,指出伊斯蘭教在創立之初鼓勵人們進行理性思考,為伊斯蘭世界的現代化積蓄力量,然而在近代以來産生的“複古主義”(瓦哈比派運動)并與主張世俗化的“凱末爾主義”産生激烈沖突,這種現象值得深入思考。買甯認為伊斯蘭教複古主義的發展與難以融入現代化社會可能與西方世界對中東國家的石油戰略資源有關。随後,楊端程利用亨廷頓《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的有關章節,說明亨廷頓借助以宗教文化設定的文明來劃分敵我同盟的意義。
郭老師對上述同學的發言分别進行了點評并一一回答了在場同學的提問。最後郭老師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總結并布置了下一期讀書會的研讨任務。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楊端程 薛瑞凱
2015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