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求智讀書會•學術活動簡報(二十七)

發布時間: 2015-10-19點擊:

    2015年10月13号晚,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主辦的求智讀書會第二十七次活動暨2015—2016秋季學期第三次活動在東榮大廈1214學術交流中心舉行,本次讀書會由國際政治系博士生導師郭銳教授主持,來自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物理學院和文學院的部分本科生參加了活動。本次活動的主題是“國家認同與民族優越感的内在關聯”,共分兩個階段進行。

    活動伊始,郭老師首先強調了大家要具有問題意識,要善于從文本中挖掘問題。他指出國家認同與民族認同不僅是國際關系學界長期以來緻力于研究的議題,對中國政治研究來說也至關重要,随後他對國家認同的不同解釋和理解展開介紹。郭老師提出,目前政學兩界對國家認同的解釋和理解主要有兩種範式:一是國際層面的國家認同;二是國内層面的國家認同。從國際層面對國家認同進行分析和理解的主要是國際關系理論界中的建構主義學派,它們關注的主要是國家認同的形成和變化過程。而從國内層面對國家認同的解釋和理解,一直存在分歧而沒有統一觀點。它們的共同之處是把國家作為一種想象的共同體,是一種政治、曆史、文化、族群等多因素複合的共同體,而這些因素及其之間的複雜關系影響着國家認同的建構。

    在談及民族優越感的内部性和外部性問題時,郭老師認為内部性包括産生的因素條件、形成的過程階段、具體的效果影響等因素。而外部性則有對國家認同、民族認同、文化認同、曆史認同、族群認同、政治認同、宗教認同的影響、修正和偏見等問題。在論述國家認同與民族優越感的互動機理時,郭老師分别從“含有文化認同成分的國家認同與以文化認同為紐帶的民族優越感所形成的國家認同與民族認同的相統一”、“不含文化認同成分的國家認同,比如移民自身的民族優越感與新國民身份的排異性與兼容性與不含族群認同成分的國家認同”與“以公民道德建設為基礎的國家認同與民族認同的相統一”三個方面進行了詳細論述。

    在活動的第二階段,在座同學根據主題發表自己的見解。鞠思成認為在關注國家認同與民族認同這一傳統議題之外還應該開闊思路,他列舉著名政治學者周光輝教授近來提出的“領土認同”觀不僅使抽象的概念(對中國的國家認同)具象化(對中國的版圖認同),而且是新時期推進國家治理的新思路。買甯則從“宗教民族主義”角度闡釋了“東突厥”和“東伊運”等新疆分裂勢力的思想淵源,認為新時期搞好新疆穩定、反對分裂的工作必須做好對伊斯蘭教與民族主義關聯的深入研究。楊端程則結合中國政治議題中陸台兩岸關系的政治互動談了自己看法,他認為“一個中國”是兩岸互動的最大共識,也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最大公約數,然而“一個中國”的認同還需要在中華民族的認同上加以推進。

    随後郭老師對在場同學的發言進行了點評,并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總結。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楊端程

                                  2015年10月18日

Copyright©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 伟德国际集团 版權所有

通信地址:中國吉林省長春市前進大街2699号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郵編:130012)

辦公地點:吉林大學前衛校區東榮大廈A座5層、12層

訪問計數: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