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管理規定

發布時間: 2013-05-23點擊:

 

來源:吉林大學社會科學處    發布時間:2012-04-30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貫徹國家留學方針,充分發揮廣大留學回國人員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支持他們回國後的教學、科研工作,教育部特設立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
  第二條 為加強管理,提高啟動基金的使用效益,啟動基金的評審工作将本着"專家評審、擇優資助"的原則進行。

  第二章  資助對象

  第三條 凡獲得國内、外博士學位,在外留學一年以上,年齡在45歲以下,回國後在教學、科研單位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的留學回國人員均可在回國後兩年内提出申請。

  第三章  申請和審批

  第四條 符合條件的留學回國人員,經本單位科研管理部門确認,直接登錄網站填寫并提交申請材料,随後将由本單位蓋章的申請單位意見表,連同博士學位證書複印件、駐外使(領)館出具的《留學回國人員證明》複印件、本人身份證複印件一起寄往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
  第五條 委托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受理申請、進行形式審查。
  第六條 形式審查主要是審查申請人及申請材料是否符合下列條件:
  1. 申請者年齡在45歲(含)以下;
  2. 申請者具有博士學位;
  3. 申請者出國留學時間在一年(含)以上;
  4. 申請者回國後在教學、科研單位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5. 申請者以前未獲本基金資助;

  6. 申請者回國後兩年以内提出申請;
  7. 申請表所填内容屬實,附件齊全。
  第七條 采用專家網上評審的方式,由評審專家建議是否資助及資助金額。專家評審時主要考慮如下方面:
  1. 申請者的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
  2. 申請者的專業方向在國内的急需程度;
  3. 申請者工作單位的相關學科在國内同行中的影響;
  4. 申請者工作單位能夠提供的軟、硬件支撐條件;
  5. 申請課題的作用、意義及先進性和可行性;
  6. 經費預算是否合理。
  第八條 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根據專家評審意見,拟訂資助名單及資助強度,報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審批。
  第九條 對于獲得資助的人選,由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書面通知留學回國人員工作單位,同時在網上發布有關信息,對未獲資助的人選不單獨反饋意見。

  第四章  使用和管理

  第十條 啟動基金主要用于留學人員回國後開展科研工作的啟動與立項,不得用于出國、購買與科研無關的設備。各單位對啟動基金應單獨建帳,不得提取管理費,并按國家有關财經法規進行管理;獲資助者在單位科研管理部門和财務部門監督下,按批準的使用計劃自主支配,專款專用,不得挪做它用。
  第十一條 使用啟動基金購買的科研設備屬國有資産,列入受資助人所在單位固定資産帳目統一管理。
  第十二條 獲資助者因故脫離工作崗位半年以上或調離現工作單位或因其它原因中斷研究工作時,其所在單位應及時将情況報告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并對剩餘經費及特殊事項提出解決方案,不得擅自更換項目負責人,否則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将視具體情況予以處理。
  第十三條 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及其委托受理單位對資助科研項目的進展情況和經費使用情況進行不定期追蹤檢查,對任何弄虛作假、截留、挪用、擠占基金等違反财經紀律的單位和個人,教育部将視情節輕重,采取通報批評、撤消資助、追究當事人責任或不受理所在單位再次申請等措施予以處理。
  第十四條 獲資助者應在經費開支完畢或科研工作結束後向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上報經所在單位審核的财務決算和科研總結報告。本基金成果原則上不組織鑒定,對已具備條件需鑒定的成果經所在單位或其主管部門審查後,需提前兩個月将鑒定材料報送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按科技成果鑒定辦法規定程序審批。

  第十五條 獲資助者在發表學術論文、取得科研成果時應注明"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資助項目"字樣。英文标注為The Project Sponsored by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the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 Scholars, State Education Ministry. 縮寫為The Project-sponsored by SRF for ROCS, SEM.

  第五章  附則

  第十六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執行,由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負責解釋。

2013年5月23日

Copyright©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 伟德国际集团 版權所有

通信地址:中國吉林省長春市前進大街2699号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郵編:130012)

辦公地點:吉林大學前衛校區東榮大廈A座5層、12層

訪問計數: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