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共管理實驗中心概況
公共管理實驗中心隸屬于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其前身是1986年原國家教委拔專款建設的辦公自動化實驗室。經過多年的建設,實驗室已發展成為實驗中心,下設4個實驗室,擁有實驗教學設備600餘台(件),固定資産總值380餘萬元,除每年承擔全院本科生、研究生的實驗課、課程設計及畢業論文等實驗教學與實踐環境外,還長期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科技部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省科技發展計劃項目、學校項目以及政府和其他企事業單位委托和科研任務,每年為吉林省政府和長春市政府提供專家咨詢、公務員培訓和網站績效評估等服務,并同吉大正元、國投安信、長白信息科技等IT企業長期合作從事電子政務産品的研發工作。
本中心教師一方面在電子政務理論研究領域不斷耕耘,把科研成果逐步運用于教學之中,即以科研促教學;另一方面,把教學中發現的問題和親身參與吉林省及長春市電子政務工程建設實踐遇到的難題作為新的科研課題,即向教學和實踐要科研課題。這樣,就在堅持教學與科研、實踐相結合的同時,不斷地充實理論,指導實踐,為完善以辦公自動化和電子政務為特點的行政管理專業教學體系尤其是課程體系做出了突出貢獻,獲得了同行的普遍認可。2008年《電子政務實驗教學研究與實踐》獲得吉林大學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09年4月《電子政務實驗教學體系的創建與探索》獲吉林省優秀教學成果獎三等獎。
實驗中心主任張銳昕教授接待來訪的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和長春市人社局的領導和專家們
近年來,實驗中心承擔了多項實驗教學類或實驗室建設類項目,主要有:2007年度教育部修購資金項目《開放式電子政府實驗教學平台》、2007年度吉林大學實驗室建設項目《模拟電子政務系統》、2007年度吉林大學教務處項目《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公共管理實驗中心教學平台建設》、2011年度吉林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第三批重大項目《電子政務實驗教學模式創新》、2011年度吉林大學教學實驗室設備類建設項目《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實驗教學平台》、2012年度教育部直屬高校修購資金項目《吉林大學公共管理實驗中心設備購置》。
中心成立以來,已先後接待過來自國家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複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山大學、南京大學、山東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華東政法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湖南師範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東北林業大學、遼甯師範大學、黑龍江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青島大學、深圳大學、吉林财經大學、陝西科技大學、燕山大學、長春工業大學、吉林建築工程學院、通化師範學院、吉林省政府政務大廳、吉林省政府辦公廳電子政務處、吉林省政府辦公廳網站管理處、長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長春市政府辦公廳電子政務處等單位的領導和專家學者們。實驗中心培養的畢業生在華南理工大學、天津科技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遼甯師範大學、中共遼甯省委黨校、吉林财經大學、長春工業大學、吉林建築工程學院等國内知名院校都取得了良好的發展。今後,我們将繼續在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上下功夫,使本中心的理論研究和學術水平在國内高校保持領先地位。
電子政務系師生與來訪的山東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曹現強教授合影留念
二、現有實驗室設置
1.專業技術基礎實驗室
2.電子政務模拟實驗室
3.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實驗室
4.開放實驗室
學生們在專業技術基礎實驗室聽《電子政府與電子政務》課
赫亮副教授在電子政務模拟實驗室講電子政府的支撐技術
張銳昕教授在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實驗室講解電子政務案例
三、現有硬件設備情況
1. 專業技術基礎實驗室
現有學生用計算機:44台;
教師用計算機:1台;
投影儀1台
服務器3台
2. 電子政務模拟實驗室
現有學生用計算機:20台;
計算機設備配置:
教師用計算機:1台;
投影儀1台;
服務器3台。
3.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實驗室
現有計算機:20台;
教師用計算機:1台;
打印機1台;
投影儀1台。
4. 基礎技術實驗教學開放實驗室
計算機1台;
打印掃描一體機1台。
四、現有模拟電子政務系統
以下七個系統整合在一個安全信息發布與管理平台上:
◎公文流轉處理系統
◎辦公資源與業務管理系統
◎網上行政審批申報系統
◎行政審批内部審批系統
◎部門審批專網審批系統
◎數據交換系統
◎身份認證系統
五、《電子政府與電子政務》課程實驗教學時數
共40-70學時。
1. 理論教學30-50學時:
前言,2學時;
電子政府提出的背景及動因,1-2學時;
電子政府的概念和角色定位,4-6學時;
電子政府的功能及業務模型,2-4學時;
電子政府的商務活動,1-2學時;
全球電子政府發展的模式和經驗,4學時;
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任務與規劃,2學時;
電子政府的支撐技術,0-4學時;
電子政府的基礎建設,3-4學時;
電子政府的信息安全框架,3-6學時;
電子政府的法律法規建設,1-2學時;
電子政務與政府創新,2-4學時;
電子政府與電子政務案例,2-4學時。
2. 實踐教學10-20學時:
課堂讨論,2-4學時;
模拟實驗,4-8學時;
實地調研,4-8學時。
六、《電子政府與電子政務》課程實驗教學設計思想與效果
1. 設計思想
行政管理和電子政務專業要适應科技和社會發展需求,為國家輸送适應信息社會要求的政府管理和決策人才,就必須能夠使學生全面掌握信息技術和設備的相關知識,理解電子政府的運作方式和規律,熟悉電子政務操作的具體内容,以适應将來我國政府信息化、電子政務全面推廣和電子政府建設的要求。實驗教學的主要設計構想是:
(1)利用學院公共管理實驗中心的電子政府模拟實驗室,通過開放式模拟電子政府實驗教學平台,實現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及部門之間的辦公協同與信息共享,使學生在模拟電子政務環境中從事實驗活動,直接深入電子政務實踐,不僅接觸政府核心機密網,了解政務信息化運作程序,檢測電子政務安全防禦體系,還能參加政府業務活動,研究政府業務流程,提高網上辦事能力。
(2)組織學生進行實地調研,通過調查、訪問、座談等方式了解國家特别是吉林省各級政府電子政務建設情況,适時推薦學生直接參與吉林省電子政務建設與管理的實踐,對調研情況進行系統整理,并舉行讨論會。
(3)通過學院的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實驗室,選擇國内外電子政務建設典型案例,或者實地調研的具體案例,采用國内外先進的實驗教學方法,進行案例教學。
2. 效果
通過這樣的實驗教學,提高學生對電子政府與電子政務這一課程的興趣,加強學生對電子政務建設的直觀認識,了解電子政府與電子政務在政府管理中的實踐應用情況,了解政府業務流程,增強學生未來參與電子政務建設以及應用電子政務服務的操作能力,并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踐的學習和科研方法,掌握實證研究方法,提高科研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我院不僅能夠在培養出适應我國政府發展要求的人才方面起着重大作用,為國家輸送懂理論,有技能,适應發展需求,具有綜合素質的有用人才,也可以為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提供一個支撐平台,為在我國電子政務建設及其理論探索方面多出精品科研成果提供一個基本的科研環境。
七、《電子政府與電子政務》課程實驗教學特點
1. 功能完善,體現前沿性
我們對電子政務實驗室原有系統功能進行了完善和擴展,有效運作政府信息化規劃中的電子政務模型,并超前應用網上辦事等功能,體現了電子政務發展的前沿性和研究的前瞻性。
2. 情境操作,彰顯能力性
使學生在模拟電子政務環境中從事實驗活動,獲得比在政府部門實習更好的效果,因為這種情境化的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直接深入電子政務實踐,不僅接觸政府核心機密網,了解政務信息化運作程序,檢測電子政務安全防禦體系,還能參加政府業務活動,研究政府業務流程,提高網上辦事能力,為将來畢業後适應信息時代政府管理和決策工作培養信息素質和實踐能力。
3. 教研互動,顯示實效性
有助于學生真正成為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不僅能深入了解信息時代對政府管理理論創新的需求和實踐發展的要求,而且能利用該實驗環境和教學平台來研究政府信息化中的理論和實踐問題,提升實驗和研究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産生很好的教學效果。
八、實驗教學專(兼)職教師
張銳昕 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公共管理實驗中心主任
赫泉玲 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信息服務中心主任
赫 亮 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李國梁 在職博士生、講師
孫久舒 碩士、助理工程師
李 博 在職博士生、工程師
徐彩晶 兼職教授、正高級工程師、吉林省政務大廳副主任
張榮興 兼職教授、研究員、吉林省政府辦公廳電子政務處處長
姜春超 兼職教授、高級工程師、吉林省政府行政管理學會辦公室主任
代雲平 在職博士生、高級工程師、吉大正元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開發部經理
總的來說,實驗教學師資隊伍具有文理交叉、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特點,知識結構合理,且具有很強的互補性,也具有活躍的思維能力和積極進取的精神,各位成員多年來一直從事與辦公自動化和電子政務相關的教學、科研和實踐工作,勇于奉獻,精誠合作,積累了豐富的實驗教學經驗,并開創了電子政務方向的實驗教學體系,取得了很多科研和教學成果。
九、實驗中心建設發展思路與規劃
實驗中心計劃按照更高标準的建設要求,通過2——3年的全方位努力,優化組合實驗中心的各種資源,從提高師資隊伍的素質入手,大力提高實驗教學水平,加強學生創造性實驗動手能力的培養,進一步提高學生實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實驗教學中心建設為契機,加強政府、學校和社會的密切合作,并在原有實驗教學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将教學活動和内容擴展到網絡平台中,延伸到課堂教學之外,彌補原有教學形式的不足。具體措施主要有:
進一步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和中心運行機制;
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采用“送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強化師資隊伍建設;
進一步加強課程體系、教學内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加速信息化建設,完善教學網絡,充實網絡教學内容;
加大實驗室開放力度;
拓展與國内外知名企業的合作渠道,及時掌握最新的科技發展信息,争取更多的社會資源支持;
強化教學與科研的結合,通過組織學生參與教師科研和創新設計、開發實驗裝置,争取在國際國内專業刊物上發表高水平的論文成果;
加強與全國兄弟院校實驗中心的交流,學習兄弟院校的建設、運行和開放經驗。
十、實驗中心體制與管理
1. 管理體制
實驗中心實行中心主任負責制。具體管理流程如下:
中心下設實驗室實行開放式管理,制定了相應的開放管理制度,所有實驗資源統籌調配,實現資源共享,向全院師生開放,以提高使用效益。
中心貫徹實行完善的實驗室管理制度。實驗室管理責任到“人”,職責明确。在承擔某實驗室的管理任務的同時,也應承擔起該實驗室的日常管理、實驗準備、儀器設備維護、低值易耗品管理和衛生清潔等工作。要求必須保證實驗室的正常運轉和設備完好。
中心施行“五統一”的管理模式:
⑴統一規劃一級學科實驗内容;
⑵統一聘任實驗教師和技術人員;
⑶統一購置、使用和管理教學儀器;
⑷統一核算實驗教學的經費收支;
⑸統一管理實驗用房,合理使用實驗室。
2. 運行機制
(1) 開放運行情況
為了保證學生有足夠的實踐機會,中心實行開放式管理。即全日制安全、有序地開放全部的實驗室,全方位、多角度、有層次地為學生服務。對于補充性實驗,學生可以根據實驗要求和自身情況自主進行。對于綜合設計性實驗,中心提供充分的實驗内容可供選擇。對于研究創新性實驗,學生對項目的選擇更加靈活,如學生有設想,可在教師的指導下自拟自己感興趣的題目;也可由教師指定内容新穎、有創新思想、有實用價值的選題,供學生設計和實驗。在保障本學院實驗教學需要的前提下,實驗中心也可向全校科研和社會服務。
(2) 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
實驗中心通過建立各種規章制度來保證各項工作的正常運行,這些制度主要包括:實驗室人員職責;實驗室物資管理制度;學生實驗守則。
(3) 考評辦法
中心的每一個崗位都有明确的崗位職責和考核标準,所有受聘人員都要簽訂崗位聘任合同,接受年度考核。每年年終,學院根據受聘人員崗位要求,對完成工作的數量和質量(包括教學、教學改革、儀器管理等)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下一年崗位聘任的重要依據。
(4) 質量保證體系
課程責任人對其負責的實驗課程的教學要求、内容、進度進行具體布置并随時檢查;
學校和中心設立了學生評教系統,每學期末,學生無記名填寫教學情況調查表,由相關人員統計後,記入教師教學檔案,并将學生意見反饋給中心主任、課程責任人和教師本人,以利改進;
同時,學校、學院和中心組織不同層次教學督導組定期、不定期對中心實驗教學情況進行檢查,對學生實驗知識和實驗能力進行檢查,通過學生的情況反饋教師的實驗教學水平和能力。
(5) 運行經費保障
學校每年按照實驗中心承擔的人時數計算下撥充足的實驗教學運行經費,保障實驗教學的正常進行和實驗教學改革與創新的需要。學校根據具體情況,設立專項經費,支持實驗教學改革和儀器設備的運行、維護和更新;根據開放實驗的具體情況,給予開放實驗的經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