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5日晚,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主辦的求智讀書會第三十二次活動暨2015-2016秋季學期第八次活動在東榮大廈1214學術交流中心舉行,本次讀書會由國際政治系博士生導師郭銳教授主持,來自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的部分本科生參加了活動。
本次活動的主題是“從現象中捕捉問題,在延長線上研究問題”。首先,郭老師從“讀好書”這一命題出發,指出了當今本科生在讀書和研究生在選擇研究問題時陷入的誤區。郭老師指出讀一本書不能要求每一個人都有千篇一律的讀後感,而選擇研究問題時除了完成導師交代的任務外,還應有自主選題、選好題的意識與能力。.同學們在本科時代就要養成閱讀、嘗試撰寫學術論文的習慣,雖然“初生之物,其形必醜”,但是本科時期的訓練會為步入研究生階段學習提供堅實基礎。學術訓練一定要做到嚴謹規範,這種規範還要逐漸和國際學界通行的标準接軌。
其次,郭老師指出從本科到博士階段,要遵從自身已經形成的旨趣并且立足于學術能力從事研究,這樣才會取得進步。我們對國家重大的戰略需要持續關注,但這需要有大量紮實深厚的學術積累,因此需要尤其注意儲備豐富的基礎知識,隻有這樣自己建構的學術道路。郭老師結合自身求學經曆,指出學術研究的生命力在于從現象中捕捉問題,在延長線上從事研究。他說自己現在從事的宗教民族主義研究、制度倫理研究、安全與軍控研究看似沒有關聯點,實質是由不同的點逐漸集合成扇形面進行輻射。
郭老師以自己近期撰寫發表的兩篇論文《冷戰後韓國基督教的保守化傾向及對國家政治的影響》和《冷戰後東亞地區軍備發展的動力分析》分别與大家分享論文的寫作和思路。
在談及第一篇文章時,郭老師指出,由于二戰後美軍占領朝鮮半島南部,韓國從一個傳統的以儒教(程朱理學)為官方統治哲學,佛教為正統信仰的國家迅速演變為一個基督教占主導的國家。從建國總統李承晚(Rhee Syng-man)起到現任總統樸槿惠(Park Geun-hye),韓國曆任總統大多數是虔誠的基督徒,韓國國會裡的議員也多數是基督教徒,基督教會在韓國的國内選舉、政治決策和對外關系扮演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基督教右派的保守政治思想甚至直接體現為李明博執政時期的韓國政府政策。
據此,郭老師強調了在研究國家政策時宗教因素不能忽視,因為“一帶一路”戰略沿線穿越的多數是宗教國家。如果不懂宗教,就不能更好地與他國進行戰略互動。針對宗教與政治話題,楊端程和趙德昊分别談了自己的看法。楊端程認為,西方政治理論大師塞缪爾•亨廷頓(Samuel•P.Huntington)的保守主義思想直接受到了美國基督教神學家萊茵霍爾德•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的影響。随後,趙德昊和楊端程分别以亨廷頓的名著《第三波:20世紀後期的民主化浪潮》(The Third Wave: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說明了天主教國家中的天主教會和梵蒂岡教宗約翰二十三世(Pope John ⅩⅩⅢ)在全球範圍掀起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一改往常支持原有權威,促進社會改革、推動民主的作用,因此巴西、菲律賓、智利、中美洲等國家當局相繼實現了威權政體更疊,達到了“民主化”目标。
在談及第二篇文章時,郭老師指出該篇論文是首次嘗試做定量研究,在确定數據源、搜集數據上選擇客觀中立的數據相當重要,這樣學術研究才能不偏不倚。因此,此篇文章中軍備數據來源于瑞典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簡稱SIPRI),力求最大程度摒棄“政治”影響,故而得出的結論也相對客觀,印證了中國發展軍備是合情合理的,并不是攪動東亞軍備競賽的“始作俑者”。關于量化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和質化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王曉燕和鞠思成則分别結合美國政治科學評論(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比較政治研究(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世界政治(World Politics)等國際頂級期刊的研究方法談了自己的看法。郭老師對兩位同學的發言予以肯定,指出政治科學研究方法要與時俱進,并鼓勵在座同學努力學好數學和相關統計學計算機軟件基礎知識,為研究打下紮實的方法論基礎。
此外,在座同學還就自己感興趣的研究問題,如中國政治研究中的台灣問題、多民族國家的民族與國家認同問題、比較政治中與國際政治中的發展中國家研究、宗教政治等問題談了自己看法。對此,郭老師一一點評,勉勵大家學術研究不要怕醜怕難,一定要有恒心地堅持下去。
最後,郭銳老師對前七次的讀書會開展的情況進行了總結,在座同學也就本學期以來的讀書會活動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就如何培養讀書習慣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和意見。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楊端程
2015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