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求智讀書會•學術活動簡報(四十一)

發布時間: 2016-11-15點擊:

    2016年11月4日晚18:00,求智讀書會第四十一次活動在東榮大廈1210舉行,本次讀書會由政治學系王娜老師主持,本次活動的主題為:慈善組織發展的助力器——《慈善法》。

    首先,王娜老師對《慈善法》的意義進行了闡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的頒布出台,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慈善法,對社會領域改革和社會治理創新都是非常重要的制度安排。

    接着,王娜老師以香港慈善事業的法律框架為例,通過香港慈善的團體管理模式說明了其獨特性和不可借鑒的曆史原因,在第二部分解讀《慈善法》時,老師提出了新頒布的《慈善法》的七大理念,分别是大慈善、多元主體、組織為主、深化政府改革、社會向善、規則向嚴、政府向外,落實在實際制度上政府會建立統一網站,指定平台引導社會團體注冊,一方面利于政府監管,民衆監督,一方面有利于慈善組織等公益團體通過政府認可的平台宣傳自身,提高公信力和公衆認知度。

    最後,王娜老師講解了在新《慈善法》頒布下慈善組織所面臨的十大挑戰,分别是合法化的挑戰、公募化、公益化、公産化、公開化、治理法人化、運作規範化、服務專業化、責任主體化和行業生态化。在新《慈善法》頒布下慈善組織也面臨五大機遇,分别是慈善組織可以具有公開募集款資格;财政部門将為慈善組織提供公益事業捐贈票據,從而為慈善捐贈的免稅提供了依據;慈善信托明确了備案受理部門即民政部門,為公益屬性的信托的實現提供了路徑;從多方面規範慈善組織的運作,保障其社會公信力;法案指出慈善組織、捐贈人、受益人依法享有稅收優惠;在特定領域的慈善用地,金融支持,購買服務,教育宣傳,冠名權等方面政府對慈善組織予以優惠措施。

    講解結束後,大家進行了熱切的讨論,首先有同學提出問題:和香港對比,慈善法的“嚴”嚴在哪,“圈養”和“放養”哪種更利于發展?老師解釋到香港的慈善事業發展有其獨特的曆史原因,其成功模式難以被複制,其次“嚴”對于慈善組織并非壞事,慈善組織在某種程度上也樂于被監管,通過政府認可的平台提高自身影響力。之後大家聊到了公募的合法性,代替他人進行募捐的監管,平台的收費是否合法,非營利組織的遺産處理方式,平台建設等問題。

                                                                              張國榮

                                                                          2016年11月4日

Copyright©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 伟德国际集团 版權所有

通信地址:中國吉林省長春市前進大街2699号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郵編:130012)

辦公地點:吉林大學前衛校區東榮大廈A座5層、12層

訪問計數: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