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韓國社會科學院和高麗大學亞洲問題研究所主辦的“金俊烨先生與中國:韓國的中國學,中國的韓國學”國際學術研讨會于6月4日至6日在首爾召開。來自中日韓三國在韓國學研究方面涉及政治外交、經濟、文學、曆史、哲學等領域的30餘名分别來自中國的吉林大學、北京大學、複旦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延邊大學,日本的東京大學、宮崎國際大學、韓國的高麗大學、首爾大學、延世大學、亞洲大學、啟明大學、韓國文化研究院、外交院的著名學者參加了會議。我院王生教授作為韓國社會科學院的客座研究員應邀參加了本次學術會議。
今年6月7日,是在韓國廣受尊敬的著名學者、教育家,原高麗大學校長、韓國社會科學院的院長金俊烨先生逝世一周年紀念日。金先生生前動員韓國的企業和團體資助中國的韓國學研究事業,先後幫助十幾所大學(包括科研機構)建立了韓國研究中心(所)。為了緬懷這位為了推動中國的韓國學研究和韓國的中國學研究深入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的先驅者,召開了這次國際學術研讨會。高麗大學校長金炳哲到會并緻辭,韓國社會科學院現院長徐鎮英教授、理事長池清教授、韓國原統一部部長玄仁澤教授也參加了會議。韓國的主流媒體《東亞日報》等都做了相關的報道。
本次學術會議主要圍繞着“中國的韓國學”、“韓國的中國學”、“金俊烨和地區研究及朝鮮半島統一問題”三個主題展開讨論。
王生教授在“金俊烨和地區研究及朝鮮半島統一問題”單元做了“중국의 시각에서 본한반도통일문제”(中國視角下的朝鮮半島統一問題)的韓語主題演講。演講中,王生教授指出:冷戰結束以後,也門、德國等由于冷戰而導緻民族分裂的國家相繼統一。“冷戰活化石”朝鮮半島的統一也将是曆史的必然、大勢所趨。作為朝鮮半島“山水相連”的近鄰中國,也是飽嘗分裂之苦的國家,對朝鮮半島人民企盼統一的心情有着深切的體會和深刻的理解。從曆史經驗來看,朝鮮半島處于統一時,中朝關系就會穩定而友好,中國的東部安全就會得到保障;朝鮮半島處于分裂或動蕩時,中國安全就會受到威脅。一方面,直接與朝鮮半島國家發生戰争,多次成為中國改朝換代的關鍵因素。另一方面由于中國與朝鮮的宗藩關系,而被拖入到近代以後東北亞地區爆發的四次戰争。因此朝鮮半島的安定與否與中國的國家利益休戚相關。從現實需要來看,盡管處于崛起進程之中,但中國目前戰略視野基本上還是立足于國内經濟建設和緻力于“營造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睦鄰友好的周邊環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環境、互信協作的安全環境”。在朝鮮半島,中國的首要利益就是“無核維穩”,“半島不能混亂,不能發生戰争”。另外,中國也渴望海峽兩岸的統一,希望朝韓通過自主和平統一的方式而不是依靠外來力量的幹預實現統一,從而給兩岸的統一帶來積極的影響。因此,中國政府一貫支持朝鮮半島北南雙方在不同的時期分别提出的“自主和平統一方案”和為實現統一事業而采取的一切積極舉措。
最後王生教授強調指出,目前,在美國全球戰略重心快速東移亞太地區的背景下,面對韓美同盟不斷強化的情況下,半島局勢越來越複雜,中國對韓國未來的安保方向不是非常清晰,因此,中國政府一方面,對半島“自主和平統一“樂見其成”,另一方面,堅決反對在外來力量的幹預下,甚至采用“非和平手段”而實現的統一,因為這樣勢必造成朝鮮半島内部的混亂,大批難民會湧入東北,造成東部邊境的不安全,乃至開發東北大戰略的實施。因此,中國政府千方百計地維護朝鮮半島的和平與安定局面。
王生教授的一些觀點引起了國内外學者特别是日本、韓國學者中有關專家的關注與好評,并進行了熱烈地讨論。對消除韓日學者對中國朝鮮半島政策的一些認識誤區、加深對中國的半島政策認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