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4日,由吉林大學廉政研究院、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主辦的清晏廉政名家講壇第9期學術活動在騰訊會議平台舉行。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法學評論》主編、中國法學期刊學會副會長、湖北省立法研究會會長秦前紅教授受邀擔任主講專家,作題為“監察法理解和适用的若幹問題”的學術講座。吉林大學廉政研究與教育中心副主任劉暢教授主持講座,吉林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等國内部分高校師生共三百餘人參與本次學術活動。
馬雪松教授在歡迎辭中對秦前紅教授應邀出席清晏廉政名家講壇表示衷心的感謝,并就廉政研究院在建設高水平高質量廉政智庫、加強廉政建設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設立清晏廉政名家講壇等方面的關鍵價值作出闡述,并将秦教授在廉政學領域的品牌與特色概括為深耕精研、注重學理、深究本質,也清晏廉政名家講壇的使命相契合。
秦前紅教授在講座中從宏觀的監察學科建設到微觀的監察具體問題,層層遞進地分享了關于監察法理解與适用的五個問題。他指出,監察學要建設成為一級學科,必須有其獨特的範疇、特有的邏輯範式、核心的課程以及完整的學科布局,這是使監察學成為一門學科必須首先考慮的問題。并就黨的領導在法治體系的學理性學科化表達,在全面依法治國中如何更加自覺堅持黨的領導進行了闡釋。為破解監察立法比較分散和粗放的問題,秦前紅教授提出推進監察法法典化建設,以解決監察法規範密度不足、現有規則與制度安排内容缺位與模糊、規範之間存在矛盾沖突及邏輯不自洽等問題。秦前紅教授對監察法中的重要範疇即涉案人問題進行讨論,認為這是理解監察對象範圍的重要問題。并對監察法中關于派駐監察組織與機關問題進行探究,指出無論是基層派駐還是國企、高校派駐,監察權的下沉必須要處理好監察機制與組織配置的問題。
劉暢教授對秦前紅教授的精彩報告表示衷心感謝,指出秦前紅教授将學術理想與知識創新、深耕厚植與社會收益、家國情懷和與時俱進有機統一于國家監察研究,既關注紀檢監察學科發展,又推動監察法法典化建設,既有對現有制度的理性反思,又有對公民權利的現實關懷,使與會師生收益良多。在互動研讨環節,與會師生就權力制約與權力監督、監察巡視制度、派駐監督的落實等問題與秦前紅教授進行了充分讨論。本期清晏廉政名家講壇在熱烈的交流探讨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