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3日,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政午同行”青年教師學術沙龍第4期活動以午餐交流會的形式在東榮大廈B304會議室召開。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政治學系張力偉老師作為引談嘉賓,以“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國内與國際發表的比較分析”為主題,分享了自己關于國際學術論文寫作與發表的心得。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院長張賢明教授、副院長馬雪松教授、副院長劉雪華教授、政治學系王立峰教授、劉暢教授、行政管理系董偉玮副教授及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部分學生參與交流,沙龍由馬雪松教授主持。

張力偉老師從國内政治學與公共管理論文發表的基本情況出發,闡述了學術論文國際發表的意義,并從SSCI論文的選題選刊技巧與發稿标準、SSCI論文發表應避免的誤區以及作者應做的發稿準備三個方面展開,向在場師生分享了自身論文撰寫的心得及SSCI論文的發表經驗。對于青年學者如何在SSCI期刊上發表論文,張力偉老師提出了寶貴的建議:一是關注具有學術前沿性、學科交叉性的熱點議題并進行學理探索;二是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做好質性研究、講好中國故事,從案例中凝練“普遍性知識”;三是考慮讀者受衆,注意中英文論文撰寫方式的區别;四是以學術團隊的形式開展創新性研究工作,團隊是學術産出最好的動力。

随後,與會老師與引談嘉賓張力偉老師就論文的理論貢獻提煉、政治學與公共管理科學化、學術團隊的分工合作等問題展開深入探讨。張賢明教授指出,學術團隊合作進行科研産出應秉持分工明确、質量為先的原則。馬雪松教授認為,雖然國内核心刊物與國際重要刊物的用稿偏好和審稿要求不同,但張力偉老師分享的寫作與發表經驗同樣适用于中文期刊論文,青年學者應具備演繹邏輯的推導能力,形成一以貫之的理論關照與研究主線。董偉玮副教授結合自身國際論文發表經曆談及論文原創性理論貢獻的重要性。通過此次交流,學院師生深入理解了SSCI論文發表的注意事項與應避免的誤區。

劉雪華教授在總結中表示,中文與英文學術論文發表在很多方面具有契合性,青年學者需要在考慮國際受衆、培養讀者意識的前提下展開學術創作,并根據學術規範将學理思考轉化為學術成果。他指出,理論、方法層面的貢獻是學術創作的基礎,成熟穩定的學術團隊是高水平研究得以持續的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