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吉林大學關于做好2011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複試、錄取工作的意見》的精神,結合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實際情況,特制定以下工作細則:
一、複試名單的确定
參加本次複試的考生必須滿足以下兩個基本條件:
1、成績要求:
各專業考生的初試成績必須達到吉林大學2011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複試分數線的基本要求。上線考生不足招生計劃的,按實際上線人數複試,上線考生(含免試生)超過招生計劃的,按招生計劃數150%确定複試名單。
2、資格要求:參加複試的考生必須符合吉林大學2011年碩士研究生報考資格,由院複試資格審查小組,對參加複試的考生進行資格審查,對不符合報考資格的取消複試資格和錄取資格。
二、加試
1、基本原則:凡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學生報考本院各專業都不加試,其餘跨學科門類考生一律加試。
3、加試每科為2小時,總分100分。
4、加試成績低于60分的不予錄取。
三、複試
1、基本原則:複試過程采取規範操作,做好筆試(含專業課複試和外語聽力)試題的命題保密工作,保證筆試、外語口語和綜合面試評分标準的一緻性和連貫性,做到公平公正。
2、複試過程中,筆試各科拟訂若幹套難度相當的試題、口試拟訂若幹套難度相當的題簽,并給出相應的評分标準。
3、複試考核評分。筆試:時間2小時,滿分100分,60分以上合格。面試總分150:其中綜合素質和能力測試100分;外語聽說能力測試50分(其中聽力30分,口語20分),90分以上合格。筆試,面試成績不合格者不錄取。
4、每個複試小組成員一般不少于5人,每個考生面試時間不少于20分鐘。
四、錄取
拟錄取考生的名單的确定嚴格依據總成績(初試成績與複試成績之和)在相應學科排名确定。
五、複議
如果對複試結果有質疑,可在公布結果後三日之内,向校研招辦或校紀委申訴。
行 政 學 院
2011年3月24日
附: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複試工作日程安排
1、資格審查:
4月6日上午8:00—9:45 東榮大樓12樓會議室
2、加 試:
4月6日上午10:00-12:00 逸夫教學樓219
3、專業課筆試:
4月6日下午1:30—3:30
行政管理、電子政務、公共治理與公共政策:逸夫教學樓219
政治學理論、國際政治:逸夫教學樓220
4、外國語聽力測試及俄語、日語口語測試:
4月6日下午3:45 英語逸夫教學樓219
俄語逸夫教學樓220(聽力測試後立即口語測試)
日語逸夫教學樓218(聽力測試後立即口語測試)
6、綜合面試與英語口語測試:
4月7日上午8:30 東榮大樓12樓(分組情況及面試地點另行通知)
參加複試同學名單
1 |
電子政務 |
鄭天鵬 |
2 |
電子政務 |
崔赳男 |
3 |
電子政務 |
高圓 |
1 |
公共治理與公共政策 |
鐘鳳英 |
2 |
公共治理與公共政策 |
孫悅 |
3 |
公共治理與公共政策 |
陳希聰 |
4 |
公共治理與公共政策 |
蔣明儒 |
5 |
公共治理與公共政策 |
段易含 |
6 |
公共治理與公共政策 |
何康 |
7 |
公共治理與公共政策 |
鄭耀陽 |
8 |
公共治理與公共政策 |
丁韶鵬 |
9 |
公共治理與公共政策 |
羅輯 |
1 |
國際政治 |
孫衍彬 |
2 |
國際政治 |
羅肖 |
3 |
國際政治 |
張陽輝 |
4 |
國際政治 |
王博迪 |
5 |
國際政治 |
孫建剛 |
6 |
國際政治 |
董賀 |
7 |
國際政治 |
劉瑞 |
8 |
國際政治 |
司琳 |
9 |
國際政治 |
趙師葦 |
10 |
國際政治 |
晏嬌 |
11 |
國際政治 |
艾楚涵 |
12 |
國際政治 |
王文軍 |
13 |
國際政治 |
朱晨 |
14 |
國際政治 |
張泗國 |
15 |
國際政治 |
劉深詣 |
1 |
行政管理 |
董偉玮 |
2 |
行政管理 |
蘇練華 |
3 |
行政管理 |
王穎 |
4 |
行政管理 |
餘躍虹 |
5 |
行政管理 |
張曉偉 |
6 |
行政管理 |
吳豐 |
7 |
行政管理 |
甘楊楊 |
8 |
行政管理 |
趙浴廷 |
9 |
行政管理 |
王珊 |
10 |
行政管理 |
耿慧超 |
11 |
行政管理 |
王宗妍 |
12 |
行政管理 |
陳嘯天 |
13 |
行政管理 |
何芳傑 |
14 |
行政管理 |
徐東白 |
15 |
行政管理 |
秦文蓮 |
16 |
行政管理 |
張淼 |
17 |
行政管理 |
苗百園 |
18 |
行政管理 |
劉娜 |
19 |
行政管理 |
王世梅 |
20 |
行政管理 |
陳聰 |
21 |
行政管理 |
徐宇 |
22 |
行政管理 |
張金芳 |
23 |
行政管理 |
高潤國 |
24 |
行政管理 |
關瓊 |
1 |
政治學理論 |
郝育晨 |
2 |
政治學理論 |
馬曉婧 |
3 |
政治學理論 |
牛文浩 |
4 |
政治學理論 |
許磊 |
5 |
政治學理論 |
劉舒楊 |
6 |
政治學理論 |
張豪 |
7 |
政治學理論 |
尹華 |
8 |
政治學理論 |
劉美奂 |
9 |
政治學理論 |
宋永超 |
10 |
政治學理論 |
王詩悅 |
11 |
政治學理論 |
王振香 |
12 |
政治學理論 |
王懷宇 |
13 |
政治學理論 |
王成偉 |
14 |
政治學理論 |
王強 |
15 |
政治學理論 |
宋立順 |
16 |
政治學理論 |
陳施錦 |
17 |
政治學理論 |
張維通 |
18 |
政治學理論 |
龐帥帥 |
19 |
政治學理論 |
何尊 |
20 |
政治學理論 |
常偉娜 |
21 |
政治學理論 |
張丹 |
22 |
政治學理論 |
徐淑德 |
23 |
政治學理論 |
張龍輝 |
24 |
政治學理論 |
張婷婷 |
1 |
中外政治制度 |
田玉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