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5日,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為公論壇第39期線上學術講座在騰訊會議平台舉行。陝西師範大學國家安全學院(政法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鄭家昊教授受邀擔任主講嘉賓,作題為“中國特色政府理論話語的持續創新——以大曆史觀為視域”的學術講演。本次講座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公共管理系副主任李慧傑副教授主持,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及國内部分高校教師和學生共80餘人參與本次活動。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副院長馬雪松教授首先緻歡迎辭,對鄭家昊教授應邀演講表示感謝,并介紹了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為公論壇的設立目的與活動願景。
鄭家昊教授以中國特色政府理論話語及其持續創新為問題導向,首先厘清政府理論話語與中國特色的政府理論話語的基本内涵。他指出,政府理論話語是關于政府的概念、觀念、類型、行為等理論觀點的表達,反映了人們将政府作為相對獨立的對象的認識。政府議題備受學界關注,世界範圍内政府理論話語得到豐富,西方的政府理論話語曆經長期發展在政府理論研究中占據了主流地位。但事實證明,西方政府叙事難以闡釋中國政府改革創新的實踐,新時代中國的政府治理現代化需要中國特色的政府理論話語的理論确認與指導。因此中國特色政府理論話語的持續創新已經十分迫切。
對于如何持續創新中國特色政府理論話語,鄭家昊教授提出以大曆史觀的方法不斷校準、更新認知觀,建構起以中國為中心的政府研究叙事。他認為,所謂“大曆史觀”就是在縱深曆史長河和空闊背景下開展曆史叙事和評價的方法。建構中國特色政府研究話語的基本前提,應是從政府研究的源頭開始,實施旨在“描述”“反思”“分析”和“闡釋”的曆史比較,省思和尋求政府語義的一般性解釋。研究者需要站在中國立場,考察大曆史觀視域下“兩個政府”,即客觀的政府與主觀的政府的曆史生成。在推進政府理論話語科學發展方面,國内學者仍要注重批判和反思西方經驗之于中國的适應性問題,樹立以中國為中心進行曆史比較的自信,這是大曆史觀下中國特色政府理論話語持續創新的關鍵。
在互動研讨環節,與會師生和主講嘉賓充分探讨了量化研究與本土化理論的建立、黨史黨建角度的政府理論創新以及西方現代化理論在政治學研究中的基礎性作用和影響等問題,李慧傑副教授針對學術論文國際發表中量化研究方法和理論範式選擇的相關問題與鄭家昊教授進行深入交流。講座尾聲李慧傑副教授再次向鄭家昊教授緻以由衷的感謝,本期為公論壇在熱烈的氛圍中圓滿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