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舉辦中國政治研究工作坊(第61期)

發布時間: 2022-07-06點擊:

2022627日晚間,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主辦的“中國政治研究工作坊”第61期學術活動在騰訊會議平台舉行。本期工作坊邀請雲南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郭台輝老師擔任主講嘉賓,進行題為“社會科學‘發問’的結構與層次”的學術講演。來自多所國内外院校政治學及相關專業的研究生、本科生參與工作坊。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副院長馬雪松教授為工作坊緻辭,高度評價了郭台輝教授的學術成就、學界影響與治學精神,對郭老師的再度莅臨表示歡迎。本期工作坊由田玉麒副教授主持。


郭台輝教授首先指出,中國社會的時空巨變,為研究者提出了進一步以時代性重大問題為導向構建社會科學知識體系的要求。“發問”在社會科學研究中具有關鍵作用、居于主導地位,這一點已在哲學、史學、法學與社會學的經典研究中得到證實。而建構具有中國特色、區别于西方的社會科學研究路徑與體系,需要對社會科學研究的“發問”進行更為專門、綜合與深刻的讨論。

随後,郭台輝教授就這一主題進行了具體講解。學術研究“發問”有着共同的形式結構,包含意義、對象、方式等要素。社會科學的“問-答關系結構”從時間範圍及邏輯遞進意義上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即注目當下狀況的“原問題”、考察曆史線索的“源問題”與面向未來與永恒的“元問題”。“原問題”的内涵包括個體困擾與公共論題的關聯、公共論題轉化為學術真問題、提出推動因果解釋意義上的“好”問題等方面。“源問題”則關注在曆史過程中形成的問題,從曆史視野出發,依托曆史資源進行曆史解釋。“元問題”涉及關乎人類生存與延續的永恒難題,往往是哲學層面的,而社會科學的“元問題”意識傾向于在經驗層次考察哲學的“元問題”。郭老師認為,中國社會科學的發展要突破西方學科體系建制,在“發問”的結構與層次中統合哲學、史學與社會科學,找回自身的知識傳統并繼續堅持社會科學的結構性思維,建立更具本土特色與普遍解釋力的認知框架。

田玉麒副教授對郭台輝教授的精彩講演表示感謝。田老師認為,郭老師将科研過程中常見的“發問”上升至方法論高度,既對其形式結構進行細緻入微的剖析,也涵蓋宏大壯闊的知識圖景與學術抱負,呈現了一項具有本土特色與個人特色的、溝通當下與曆史、結合具體與抽象的“元研究”,啟示我們應當在學科交叉中發現學術增長點。在互動研讨環節,郭台輝教授與在線師生就社會科學“發問”的價值評判、“發問”與一般意義上的“問題意識”的關系、青年學人從事“元問題”研究面臨的現實挑戰等問題展開了深入交流。本期工作坊在熱烈探讨中圓滿結束。


Copyright©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 伟德国际集团 版權所有

通信地址:中國吉林省長春市前進大街2699号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郵編:130012)

辦公地點:吉林大學前衛校區東榮大廈A座5層、12層

訪問計數: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