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舉辦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

發布時間: 2010-04-13點擊:

410日上午,在吉林大學東榮大廈第一會議室舉行了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國東北亞戰略與政策》開題報告會。教育部社科司張東剛副司長、成果處王日春副處長參加了開題會。吉林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副校長王勝今教授、遼甯大學校長程偉教授、外交部政策規劃司楊義瑞副司長、吉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李俊江教授、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朝鮮韓國研究室主任戚保良研究員組成專家評議組。吉林大學社科處、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東北亞研究院、東北亞研究中心等部門和學院(研究院)的負責人、主管領導以及課題組全體成員出席了報告會。《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東北亞論壇》和校報等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和記者也參加了開題會。

首先,吉林大學社會科學處孫長智處長主持了歡迎儀式。校黨委常務副書記、副校長王勝今教授代表吉林大學發表了熱情洋溢的緻辭,對莅臨吉林大學參加本次開題報告會的各位領導、學者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感謝。他回顧了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的發展曆程,指出,多年來,我校在東北亞研究方面,以教育部東北亞重點研究基地為平台,以“211工程”東北亞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和“985工程”東北亞創新基地為載體,建立了東北亞政治、經濟、曆史、文化、人口與社會發展研究的跨學科、跨行政單位的強大的學科群體,形成了吉林大學在東北亞研究方面的特色和優勢。以劉清才教授為首席專家的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國東北亞戰略與政策研究”,将有助于我們進一步凝煉科研方向,加強科研團隊建設,打造學術精品。王勝今表示,吉林大學将全力支持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的研究,希望經過共同努力,産出具有重大學術價值和社會影響的标志性成果

随後,項目首席專家、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學術委員會主任劉清才教授作開題報告。他指出,重大項目以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和東北亞研究中心為依托,以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國際政治系和東北亞研究院科研力量為基礎,吸收了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中央黨校、軍事科學院和内蒙古大學等單位的相關專家,構成強大的科研團隊,實現了跨學科、跨學校、跨部門、跨地區的聯合攻關。劉清才教授從“本課題研究的目的與意義”、“總體框架、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子課題結構和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研究計劃”、“本課題拟突破的重點、難點及主要創新之處”、“本課題研究任務分工情況”、“研究成果形式、完成時間及使用方向”和“經費預算與項目管理”等八個方面進行了全面和系統的彙報

評議組專家們都強調指出了《中國東北亞戰略與政策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的重大理論和現實意義,對劉清才教授所作的開題報告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圍繞本課題研究計劃提出了非常有價值的各項建議。本課題校外專家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門洪華教授、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俄羅斯所所長馮玉軍研究員,以及八個子課題的負責人都先後發言,參加了開課會的自由讨論。讨論結束後,首席專家劉清才教授同本課題各子項目和負責人簽訂了項目責任書。

最後,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張東剛副司長代表教育部,就該課題的性質和意義、該課題研究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成果的精品導向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提出了對本課題研究的幾點期望。他指出,首先一定要把握好本課題的主線,即構建一個中國東北亞戰略框架,這是本課題的核心任務。完成這樣的宏觀框架的建構務必要準确把握中央提出的“新起點、新階段”戰略構想;第二,高校的學者一定要堅持理論創新和方法創新。高校學者是中國理論創新和方法創新的主力軍,高水平的咨詢報告一定是基于高水平的基礎理論研究。第三,要堅持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有機結合,使得我們的研究有持續性。第四,重大項目榮譽與責任并重,課題組承擔着重要的科研任務,要積極服務于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為中央重大決策提供政策建議和決策參考,要通過艱苦的工作為國家外交戰略做出貢獻。

開題報告會在熱烈的氣氛中圓滿結束。(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楊晨曦)

 

Copyright©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 伟德国际集团 版權所有

通信地址:中國吉林省長春市前進大街2699号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郵編:130012)

辦公地點:吉林大學前衛校區東榮大廈A座5層、12層

訪問計數: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