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院本科生搭建學術交流平台,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吉林大學大學生《行政之光》雜志社于2023年4月7日至5月26日舉辦六期“鹿鳴”讀書研讨會。本次系列讀書會有幸邀請到了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薛潔教授作為領讀教師,以“理解中國傳統‘大一統’觀念”為主題,圍繞楊念群先生的著作《“天命”如何轉移——清朝“大一統”觀的形成與實踐》展開讨論,吸引了來自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經濟學院、文學院暨新聞與傳播學院、哲學社會學院、交通學院等學院的40餘名同學參與。
系列讀書會采取教師領讀和同學分享讨論相結合的方式。在教師領讀部分,薛潔教授精辟總結了各章内容并提煉要點,引發同學們思考,例如在第一章閱讀中,從儒家地位和政治儀式的曆史演變中考察國家觀念的轉變,以時空維度诠釋“大一統”觀的具體涵義,引領同學們深入理解了“大一統”觀念的實踐意義;在第二、三章閱讀中,闡明清朝通過修正經史、建立二元理政模式等手段終結“夷夏之辨”、赢得儒生認同并促進民族融合開啟近代民族共同體意識之舉;在第四、五章閱讀中,指出“大一統”應該回歸社會治理,強調政體和治體可以在相互觀照的過程中豐富自身。此外,薛潔教授還對同學們的學習方式進行點撥,她強調追根溯源是進行中國問題研究的必然要求,同學們應明确典籍閱讀的重要性,加強史學訓練,為科研學術之路打下紮實基礎。
每期兩位學生的發言亦是精彩紛呈,其中不乏各種觀點的相互碰撞,充分展現了新一代政治學子的學術熱情。有的同學對閱讀内容做出概述,如楊夢(2022級本科生)從三個方面論述專制皇權與督撫制度在清朝“大一統”中的重要性,郭飛飛(2021級本科生)總結了正統觀涵義的轉變與政治現實相關性, 蔡佳峻(2022級本科生)則解釋了階層流動和士紳階級及其科舉取消後的外溢影響;有的同學從微觀角度分享感悟,如魏勝男(2022級本科生)多角度論證了清朝定都北京的原因,楊天碩(2020級本科生)從精神分析的視角解釋雍正曾靜之辯,孫向文(2020級本科生)以族正制為例,展示清王朝政權如何通過行政外包把皇權全方位滲透到基層;有的同學運用本學科或跨學科理論闡釋曆史現象,如田韻鴿(2021級本科生)從西方哲學視角讨論時間觀對于塑造集體記憶的功能,王赟骥(2020級本科生)運用國家機器和政治秩序的理論對本書進行了質疑和補充,王涵(2019級本科生)通過深入分析清代的統治合法性解釋民國初期統治合法性阙失這一現象,博士生王灏淼從現代國家意識對“大一統”觀的沖擊入手,論述了民衆國家意識塑造的重要性、地方認同和國家認同之間的張力和國家一體化的形成。
書香緻遠,墨卷至恒。2023年春季“鹿鳴讀書會”在陣陣書香中落下帷幕。在這場知識盛宴上,師生通過深度閱讀,一同體會了中國古代、近代和當代政治符号的傳承和嬗變,拓寬了學術視野,每一位參與者都收獲良多。希望本次活動可以激發同學們的閱讀興趣,提升參與者的人文素養、打造深邃廣博的學術氛圍。(圖:吉林大學大學生《行政之光》雜志社葉兆東 文:吉林大學大學生《行政之光》雜志社學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