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至5月13日,我院代表隊應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邀請赴北京大學參加了第二屆全國大學生東亞安全論壇。參與此次論壇的高校有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外交學院、中國國際關系學院、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山大學、吉林大學、南開大學、複旦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等大陸高校,此外還有香港大學、台灣大學、政治大學等港台高校。
這次的論壇主要涉及了六個主題,它們分别是:
1. 政治與戰略——東亞共同體的建設
2. 以史為鑒——跨越時空的對話
3. 内部危機管理——六方會談與朝鮮問題的前景
4. 跨越鴻溝——東亞海疆争端的曆史與未來
5. 求同存異——東亞文化的認同
6. 青年與文化交流——東亞大學生的心靈物語
論壇于5月12日正式開幕,會場設在北京大學的秋林報告廳,參加論壇的各支代表隊都身着正裝出席了開幕式。在開幕式上,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亞非研究所所長李寒梅代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王緝思院長宣讀論壇緻辭。随後,日本駐華政治部公使堀之内秀玖、大韓民國駐華公使黃正一、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金熙德、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金燦榮、南開大學軍事教研室教授艾躍進、韓國國際交流财團北京事物所所長宋重錫、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北京事務所副所長小島寬之等分别發表講話并預祝論壇順利進行。
論壇的正式讨論開始于5月12日上午10時30分,根據論壇的六個主題,整個論壇分為了東亞文化認同、曆史問題及大學生交流、東亞共同體1、東亞共同體2、内部危機管理、東亞海疆等六個分會場。我院的焦石同學和霍湘池同學分别在東亞文化認同分會場和東亞海疆分會場進行發言和讨論。
在東亞文化認同分會場中,進行主題發言的除了我院的焦石同學,還有香港大學、台灣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的同學。我院焦石同學的論文題目是《地區主義發展中的文化認同》,引起了許多參加論壇同學的興趣,并在其進行主題發言之後,對其發言内容進行了深入而激烈的讨論。
在東亞海疆分會場中,我院的霍湘池同學也表現出衆,她的論文《曆史與現實背景下中日釣魚島争端和平解決的前景》引起了在場的北京大學、人民大學、中山大學、政治大學的同學們的強烈反映,點評老師也稱贊霍湘池同學的文章寫的結構嚴謹、論述清晰,有一定的學術深度。
雖然正式的讨論隻有一天半的時間,但我們卻受益頗豐。不僅在學術上與衆多高校進行了思想的碰撞,而且還在整個論壇的過程中學習到了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的舉辦活動的豐富的經驗,對我們以後舉辦類似的大型的交流活動很有幫助,同時經過與各大高校的代表團隊進行交流,擴大了我院的影響力,在其他高校中樹立了我院同學良好的形象。
期待着明年的全國大學生東亞論壇舉辦的更好,同時也期待着我們的代表隊能在明年的論壇中有更傑出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