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6日晚間,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主辦的中國政治研究工作坊第63期學術活動在騰訊會議平台舉行。山東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長、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孔新峰教授擔任主講嘉賓,作題為“先秦儒家德性政治理論的初步重構”的講演。本期工作坊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副院長馬雪松教授主持并緻歡迎辭,吉林大學及國内部分高校教師和學生共七十餘人參與本次活動。

孔新峰教授首先結合中國傳統文化要素的曆史延續性與儒家學說的政治制度化,系統分析了“德性政治”的真實意涵與當代價值。他指出,德性政治在傳統中國曆史中源遠流長,徹上徹下且在現實中強韌“存活”,是中國政治“活着的傳統”,也是構成中國本位政治理論構建的樞軸環節。德性政治不僅塑造了相關群體的政治認知取向,而且對經濟發展産生重要推動力,還對中國政治系統産生結構性影響。
随後,孔新峰教授梳理了前諸子時代德性政治理論的曆史形成及其基本元素。明确“德”的内涵需要尤為關注還原“德”字的上古意涵。前諸子時期的“德”不同于當代政治語境下“德”的“道德/倫理/心智”等意象,也不同于軸心時期的“德性/美德”,“德”的上古意涵涉及“謀求”與“生—性—姓”兩個方面,是德性政治理論的寶貴思想資源。在梳理“德”的字義及德性政治思想的基礎上,孔老師認為,德性政治的權威來源是“天命”“使命”與“革命”,内在本質是“仁義”和“信托”,外在體現是“禮樂”為主、“政刑”為輔、“天下”為懷的政治,是把人當人看的政治,是驅除神權政治、武夫政治和财閥政治的政治。
最後,孔新峰教授提出了重構先秦儒家德性政治理論的基本原理性認知,包括正德—天命正當論、利用—以義為利論、厚生—生民民本論、敬簡—君道無為論、制度—禮法合治論、尚賢—賢能主治論、風化—天下文明論、緻善—遂生達意論。
馬雪松教授對孔新峰教授的精彩講演表示衷心感謝。馬老師認為,孔老師提要鈎玄式地闡述了先秦儒家德性政治理論的深度構建,展示了廣博的典籍閱讀量、深刻的文獻闡釋力,兼顧了思考深刻、寫作流暢、講述清晰,出入經史、貫穿文哲。在互動研讨環節,孔新峰教授與參會師生就德性政治在當代社會的應用、德性政治對于責任政黨建設的啟發、德性政治施行的主體等問題展開深入交流。本期工作坊在熱烈探讨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