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舉辦名家講座(第16期)

發布時間: 2022-05-12點擊:

  2022年5月6日晚間,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第16期名家講座在騰訊會議平台舉行。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長聘副教授、國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長張長東老師受邀擔任主講嘉賓,作題為“公民稅負意識的成因及影響:一個實證研究”的學術講演。講座由馬雪松副院長主持。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姚璐教授、董偉玮副教授、王岩老師、王娜老師、李慧傑老師,吉林大學東北亞學院趙楊副教授,東北師範大學胡永保老師、楊楠老師,中國人民大學魏素豪博士及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研究生、本科生60餘人參與本次講座。


  張長東副教授首先介紹了本研究相關的背景信息與前期積累。研究針對的核心困惑是,為什麼中國在國家汲取能力較強的情況下仍然普遍保持了較低的公民稅負意識。上述關切在實證上将權利意識具象化為稅負意識,理論上則有助于從财政公民理論視角解釋國家社會關系。從現象看,圍繞稅收公平感開展的調查體現出我國公民缺乏稅負意識,與福布斯稅負感知指數相關結果有所沖突。張老師以“拔鵝毛的藝術”一語形象地說明稅收行為特有的内在張力,認為《管子》中的“民予則喜,奪則怒,民情皆然。先王知其然,故見予之形,不見奪之理。故民愛可洽于上也”較早而全面地體現了相關觀點。财政社會學研究關注“增長的悖論”,即稅收最大化與績效合法性之間的沖突。本研究則主要關于稅收的“代表性悖論”,瑪格麗特·列維“準自願服從”理論的前提基于兩種“公平感”,即納稅人既相信統治者言而有信地提供公共服務,也相信其他公民誠信納稅。張長東老師還對現代化理論、半稅收國家、接受公共服務造成财政幻象、意識形态宣傳等四類解釋路徑進行了梳理與總結。

  在實證部分,本研究基于現有理論主要提出兩項假設,即“得到更少公共物品的公民傾向于缺乏稅負意識”與“更低收入的公民傾向于缺乏稅負意識”。張老師對數據的來源、特征等進行了細緻講解,展示與介紹了多項回歸分析結果,據此得出較低的公民稅負意識提高了政權合法性、享受公共服務改善了稅收公平感、非官方媒體對稅負意識的影響大于接受公共服務等一系列結論。公民稅負意識的特征與狀況具有重要影響。張老師分析指出,在政權合法性方面,稅收與公共服務對民主和非民主國家的影響具有相似性,啟發我們對稅收公平感的評判更應關心所付出的成本而非單純注意公共物品的獲得,由此破除“半稅收國家”的财政幻象與“飛錢效應”。張老師還進一步說明了轉移支付提高政府支持度的兩種機制,即購買公共産品與降低稅收意識。


  馬雪松老師對張長東老師的精彩講座表示衷心感謝。馬老師認為,本研究從公民稅負意識角度切入國家社會關系問題,同時有助于對治理績效加以深入闡釋,實現了學理悖論、理論問題與現實難題的融會貫通,可視為銜接華盛頓學派新政治經濟學與北大政治學國家研究傳統的努力,具有很高的創新性與啟發性。在互動研讨環節,與會師生還就公平感的測量應更多基于主觀直覺還是客觀應得、稅負意識成因的曆史文化解釋、如何加入工具性變量以糾正可能的内生性偏誤、直接參與納稅過程對公民稅負意識的影響等問題與張長東副教授進行了充分讨論。本期名家講座在熱烈的交流探讨中圓滿結束。


Copyright©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 伟德国际集团 版權所有

通信地址:中國吉林省長春市前進大街2699号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郵編:130012)

辦公地點:吉林大學前衛校區東榮大廈A座5層、12層

訪問計數: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