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2日下午,美國克利夫蘭州立大學政治學系研究生部主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吉林大學匡亞明講座教授譚青山教授在我校中心校區東榮大廈五樓會議室為全校師生做了一場題為“公衆輿論與中美關系”的學術報告。此次報告會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吉林大學社會公正與政府治理研究中心共同舉辦,報告會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國際政治學系主任、博士生導師黃鳳志教授主持。
譚青山教授圍繞公衆輿論問題,對中美關系進行了深入細緻的探讨分析。首先,他對“公衆”、“宣傳”等相關概念進行了界定,并指明了所用數據的來源及特點。其次,他分别考察了美國官方、中美公衆對中國崛起的軍事意義與經濟意義的看法和反應,最終發現,在這些問題上官方與公衆之間、中美公衆之間存在着諸多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美國總體上歡迎中國崛起,希望中國成為負責任的利益攸關者,但是美國公衆的擔憂也在增加;相對于公衆,美國官方更多地注目于軍事和安全領域;相對于政府,美國公衆則更加關心與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經濟事務;中國公衆擔心美國會對華采取遏制政策,對美國媒體誤導公衆深表憂慮。再次,譚教授分析了上述差異産生的原因;複次,他探讨了上述公衆輿論所具有的政策含義:盡管美國公衆對中國崛起的經濟後果表示擔憂,但是贊成中國威脅論的人很少,中美之間可以開展長期的戰略對話;公衆對經濟領域問題的關注将會影響到兩國經濟相互依存的廣度以及對彼此的經濟政策;兩國媒體和輿論領袖在公衆對彼此看法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在中國尤為如此,這可能會成為中國政府争取國際事務發言權的一個潛在力量。最後,譚教授對報告内容進行了歸納總結,表明中國的崛起是在現有的國際經濟體系框架下發生的,民意與官方政策在諸多問題上的差異會對中美關系産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譚青山教授還與現場的同學們進行了交流互動,一一解答了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報告會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