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進一步組織完善新啟用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統科研數據的緊急通知

發布時間: 2007-10-24點擊:

校内文科各單位:

    為進一步加強科研管理科學化、規範化、現代化建設,使新的網絡版科研管理信息系統能夠盡快正常運行并全面發揮作用,社科處組織開展了關于補充完善新科研管理信息系統中科研數據的工作。在文科各單位及教師的積極配合和努力下,這項工作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目前社科處正在對已錄入系統中的科研數據進行逐項審核。鑒于科研數據錄入過程中存在的錯錄、漏錄、多錄等諸多問題,需要對新科研管理信息系統中的人員數據、成果數據、參加學術會議數據、獲獎數據做出進一步的補充、修改和完善。

    一、登錄方法

    1、登錄 (或登錄吉林大學“校内辦公網”,點擊“社科科研”),進入社會科學處主頁。在主頁最上方鍵入正确的“用戶名”、“密碼”,點擊“登錄”,進入新科研管理信息系統。

    2、已獲取“用戶名”、“密碼”的教師,即可登錄新科研管理信息系統補充、修改、完善系統中個人的各項科研數據;未獲得“用戶名”、“密碼”的教師,請盡快與各自單位的科研秘書取得聯系,也請各單位科研秘書盡快為本單位的教師設立“用戶名”、“密碼”。

    二、人員數據

    (一)數據錄入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1、已錄入信息不夠規範,如“英文名”等。

    2、應錄入信息未填寫,如“研究方向”、“導師類型”、“定職時間”、“在職情況”等。

    3、部分已錄入信息存在邏輯沖突,如“職稱”為“講師”,而“導師類型”為“博導”;“最後學位”為“博士”,而“最後學曆”為“本科生”;“教授定職時間”為2006年,而“聘為博導時間”為2005年,等等。

    4、未用“職工号”即工作證号作為科研人員用戶名。

    (二)人員數據錄入的幾點要求

    1、對系統中已有人員,要通過編輯頁面逐條逐項進行校正、補充。對未錄入系統的人員,要通過新增頁面進行補錄。

    2、錄入和編輯人員數據務請按照《科研人員信息填寫指南》(見附件一)中的各項規定和要求進行。特别是涉及到社科統計的重要數據(包括所屬機構、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最後學位、最後學曆、職稱、是否統計、學科分類、導師類型、聘為導師時間、定職時間、在職情況等)務必保證完整準确。

    3、“是否統計”一欄中隻有教師編制且在編在崗人員選填“是”,其他人員均選填“否”。

    4、用“職工号”即工作證号設置科研人員用戶名,以避免出現重名現象。

    5、部分非必填信息請盡量填寫完整,如“政治面貌”、“身份證号碼”、“住宅電話”、“辦公電話”、“手機”和“EMAIL”等,以便于社科處和各單位科研管理人員在某些工作中與教師本人取得聯系,方便為教師服務。

    6、核對科研管理系統内錄入的教師總人數與本單位實有人數是否一緻。

    二、成果數據

    (一)數據錄入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1、一項成果數據多位作者重複錄入。

    2、成果發表時間、發表刊期錄入邏輯沖突。如:發表時間錄入“2007年1月”,發表刊期錄入“2006年1期”。

    3、論文錄入的發表期刊與刊物等級不相符。如:論文發表期刊錄入“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刊物等級卻選擇了“非校定期刊”。

    4、在“新增論文”頁面錄入了論文轉載數據。

    (二)成果數據錄入的幾點要求

    1、将2001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教師正式發表、出版的所有科研成果(包括著作、論文、咨詢報告、轉載論文等)數據做進一步校正、補充、完善。

    2、錄入和編輯成果數據務請按照《科研成果信息填寫指南》(見附件二)中的各項規定和要求進行。

    3、科研成果數據的錄入工作必須由成果署名作者中第一位我校教師及其所在單位負責,其他作者不得重複錄入,負責成果數據錄入的教師須将其他作者的全部信息錄入完整。

    4、論文的發表時間和發表刊期務必依據期刊原件載明的日期和刊期進行準确填寫。

    5、錄入論文的發表期刊,務必要首先确認是否屬于校定期刊,在确定不屬于校定期刊的情況下,可在非校定期刊欄錄入期刊名稱。

    6、論文轉載數據務必在轉載管理的“新增轉載”頁面進行錄入,不要在“新增論文”頁面錄入。

    三、參加學術會議數據

    (一)數據錄入中存在的問題

    相關信息錄入不全面,缺項較多。如參加會議中的“主辦單位”、“會議地點”等。

    (二)學術會議數據錄入的幾點要求

    1、對2001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教師參加學術會議的數據進行完善。對系統中已有的參加學術會議數據,要通過編輯頁面逐條逐項進行校正、補充。對未錄入系統的參加學術會議數據,要通過新增頁面進行補錄。

    2、錄入和編輯參加學術會議數據務請按照《參加學術會議信息填寫指南》(見附件三)中的各項規定和要求進行。特别是所屬機構、參加人、參加人單位、會議名稱、主辦單位、會議類型、會議地點、會議時間、提交論文題目等務必保證準确完整。

    四、獲獎數據

    (一)獲獎信息錄入存在的問題

    1.錄入信息數據不完整、不準确。

    2.錄入流程不符合要求。

    (二)獲獎信息錄入的幾點要求

    1、将2001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教師獲得科研成果獎項的數據做進一步校正、補充、完善。

    2、錄入和編輯獲獎數據務請按照《獲獎信息填寫指南》(見附件四)中的各項規定和要求進行。

    3、必須錄入系統的獎項為“科研成果獎”。獎項錄入範圍為 “政府獎”和“政府部門獎”。政府獎指以中央(國務院)、各省(直轄市、自治區)以及地市政府名義頒發的社科成果獎,獲獎證書上一般應有政府國徽章。政府部門獎指以中央(國務院)各部門、省(直轄市、自治區)政府各部門以及地市政府各部門名義頒發的社科成果獎,獲獎證書上一般應有政府部門公章。

    4、獲獎數據的錄入工作必須由獲獎證書上所注明的作者中第一位我校教師及其所在單位負責,其他作者不得重複錄入,負責獲獎數據錄入的教師須将其他作者的全部信息錄入完整。

    5、獲獎信息錄入流程為:首先須錄入成果信息,通過“新增論文”或“新增著作”界面填寫,成果信息錄入完畢後,經本單位科研秘書審核“機構通過”和社科處審核“學校通過”後,可錄入獲獎信息。請各位教師在系統中錄入科研成果數據之後盡快将成果資料提交本單位科研秘書審核,以便及時錄入科研成果獲獎信息數據。

    五、時間安排

    1、鑒于人員數據是否完善和準确,直接影響到項目、成果、學術活動等其他科研數據的錄入工作,因此請各單位務必于10月29日之前完成人員數據的錄入和審核工作。

    2、對于2001年至2006年的科研成果數據,請各單位科研秘書依據本單位保存的成果資料,或通過期刊網搜索、請教師本人提供等方式,于11月5日之前完成對這部分成果數據的審核工作。并且請各單位保存好審核依據資料,社科處将另外安排時間對這部分成果進行複審。

    3、請各單位于11月10日之前完成2001年至2006年參加學術會議數據、獲獎數據的完善工作。

    4、2007年以來的科研成果、參加學術會議、獲獎等科研數據可以随時錄入、随時報送。為配合校長辦公室的成果統計月報工作,請各單位于每月25日之前完成本單位科研數據的錄入、審核和材料報送工作。科研成果材料的報送按照《成果申報工作流程》(見附件五)中的規定和要求進行。

    六、幾點要求

    1、請各位教師及科研秘書在錄入數據之前認真閱讀《科研人員信息填寫指南》、《科研成果信息填寫指南》、《參加學術會議信息填寫指南》、《獲獎信息填寫指南》和《成果申報工作流程》,嚴格按照說明中的要求完善系統中的數據,并務必保證錄入數據的質量,要真實、規範、準确、完整,各單位要切實擔負起審核把關的職責,社科處将對各單位審核通過的數據進行複審。經學校審核最終确認的數據将作為今後核算業績津貼、推選各類人才等各項相關工作的直接依據,如果由于教師本人或單位錯報、漏報等原因造成任何後果,責任自負。

    2、各單位在新科研管理信息系統的使用過程中若發現技術問題,請及時與社科處溝通,也希望各單位和廣大教師把對該系統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反饋給社科處。

    3、鑒于新科研管理信息系統的完善對各單位和學校科研管理及社科統計具有重要意義,并涉及到教師的切身利益,請文科各單位給予高度重視,嚴格按照有關要求和規定時間,切實做好這項工作。

      聯系人及聯系電話

    人員數據:  孟祥臣     85167056

    成果數據:  張  倩     85167056

    參加學術會議數據:  王浩友    85166117

    獲獎數據:   張曉萌      85167056

Copyright©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 伟德国际集团 版權所有

通信地址:中國吉林省長春市前進大街2699号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郵編:130012)

辦公地點:吉林大學前衛校區東榮大廈A座5層、12層

訪問計數: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