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8日,“政午同行”青年教師學術沙龍第18期活動采取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召開。上海師範大學哲學與法政學院副教授陳兆旺老師擔任主講嘉賓,圍繞“諾斯權利開放競争秩序理論的引介與批判”作專題發言。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龔蔚紅老師、薛潔老師、許甯老師、田玉麒老師、張力偉老師,人民政協理論研究中心李羿副主任,鼎新學者博士後薛佳老師、趙德昊老師,東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楊楠老師,以及行政學院部分博士生和碩士生參與交流。本期沙龍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副院長馬雪松老師主持。
陳兆旺老師首先整體介紹了諾斯提出的權利開放秩序理論,肯定其對經濟社會發展中競争機制重要性的強調。通過系統閱讀和細緻梳理諾斯本人著作以及新制度經濟學代表性研究成果,陳老師将諾斯的理論研究置于其所在領域的學術譜系予以定位。他認為,諾斯等人緻力于将自然國家和權利開放秩序構成的二元分析框架運用于對早發的資本主義國家和當代發展中國家的研究中,其關于民主法治、暴力控制、社會秩序、非人際化關系、精英聯盟、憲制與權利開放秩序等方面的研究已經突破了傳統新制度經濟學,實現了向比較政治經濟學、曆史政治學、組織社會學等學科或研究領域的“漂移”。諾斯主張唯有形成政治經濟領域的良性競争,才能使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成為可能。
就諾斯所描繪的權利開放秩序的社會而言,陳兆旺老師将其概括為精英社會向大衆社會的轉變,認為權利開放秩序的特征主要包括六個方面:一是關于所有公民都應被包容并且是平等的一系列信念被廣為秉持;二是參與經濟、政治、宗教和教育活動的權利不受限制;三是對各個領域的各種組織形式的支持适用于所有人;四是法治對所有公民都公正地實施;五是非人際關系化交換;六是永久性的國家、對暴力的統一政治控制。陳老師肯定了諾斯所構建的權利開放秩序理論模型的學術價值,但也認為諾斯等人的相關研究忽視了現代社會的暴力根源,以及有效的社會控制機制在社會秩序形成和持續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針對這一問題,陳兆旺老師運用深度案例分析的方法,通過城市形态變遷中的權利開放秩序、美國内戰及其競争性開放秩序的崩塌和重建、東亞模式中以政府“靈巧之手”構建的國家協調型社會秩序、巴西權利開放秩序的限度四個典型案例,對諾斯等人的權利開放秩序理論進行批判性研究。最後,陳兆旺老師結合本期沙龍主題,還介紹了自己關于青年教研人員學術寫作的相關經驗。
在研讨交流階段,馬雪松老師向陳老師的傾情分享表示感謝,提出引談内容既展示了關于諾斯等人的權利開放秩序理論的批判性跟蹤研究,以及多元現代化發展模式研究的精品成果,也體現了陳老師基于個人經曆、切身體驗以及自我反思所形成的“知識沉澱”,對于青年教師研究質量提升和成長發展來說是重要的“啟發充電”,并指出青年教師學術著作出版對于展示學術觀點、凝練自身特色、驅動科研續航的突出意義。張力偉老師就諾斯宏大的理論叙事建構對微觀現象的解釋力,以及權利開放秩序的漢語翻譯與原初含義的細微區别兩個方面表達觀點。龔蔚紅老師提出了對于諾斯有關暴力控制和開放秩序理論觀點的不同看法。楊楠老師針對青年學者學術發展中存在的困惑,與陳老師交流了如何平衡學術研究周期與具體考核指标之間的矛盾。田玉麒老師認為,陳老師的研究體現了強烈的證據意識和問題意識。薛潔老師指出,陳老師對中世紀以來城市秩序與權利的資料挖掘和案例分析,有益于深入理解中世紀政治實踐,建議還可進一步探索非洲國家有關秩序構建的典型案例。趙德昊老師認為持續關注并深入探究世界各國長期政治發展中的暴力控制、權利開放、競争機制、法治秩序構建,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理論意義,他也提出了一個困惑即如何處理概念的簡約性與現象的豐富性之間的張力問題。本期沙龍在熱烈的交流探讨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