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開展吉林省第十五批享受省政府津貼人員(省突專家)選拔推薦工作的通知

發布時間: 2019-04-26點擊:

煩請有意申報的老師務必于4月30日早8:30前相關申報材料報送至學院,謝謝!


校人字[2019]135号

校内各有關單位:

根據吉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開展第十五批享受省政府津貼人員(省突專家)選拔工作的通知》(吉人社函字〔201964号)精神,學校決定開展吉林省第十五批享受省政府津貼人員(省突專家)選拔推薦工作。為做好此項工作,現将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組織領導

學校成立吉林省第十五批享受省政府津貼人員(省突專家)選拔推薦工作小組和選拔推薦專家組。

學校選拔推薦工作小組組長由主管校領導擔任,成員由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組成,負責選拔推薦工作的組織與協調。工作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處,負責選拔推薦工作的具體組織與實施。

學校選拔推薦專家組成員主要由各級學術委員會委員組成,負責對各中層單位推薦的人選進行評審,向學校提出推薦人選建議名單。

二、選拔範圍及原則

(一)選拔範圍

我校在編在崗的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其他各類創新、創業、創優人才。已入選第十三批和第十四批省突專家的人員以及不直接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的黨政領導原則上不列為選拔推薦對象。

(二)選拔原則

1.堅持分類、公開、競争、擇優原則。選拔工作堅持分類推薦、分類評審、政策公開、程序公開、結果公開原則,重點體現分類評價、業内認可、群衆公認和競争擇優,使人才稱号回歸學術性、榮譽性本質,确保選拔工作的公正性和公信力。

2.堅持德才兼備、注重實績原則。選拔工作堅持突出品德和能力導向,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質量、貢獻、影響,重點考察人選的品德操守、創新性成果、實際貢獻、群衆口碑和社會反響等方面,确保人選的導向性和典型性。

3.堅持需求為先、服務發展的原則。選拔工作堅持以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重點選拔在吉林省 “一主六雙”、産業轉型升級、科技成果轉化、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戰略發展布局中加快推動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服務創新,且取得重大經濟和社會效益,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員,确保人選的引領性和示範性。

4.堅持精神激勵和物質獎勵相結合的原則。入選人員按有關規定在4年管理期限内享受省政府專家津貼,并頒發省政府榮譽證書。

三、選拔條件

(一)基本條件

1.熱愛祖國,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遵紀守法,具有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創新科學精神和良好的職業道德;

2.原則上年齡為55周歲(196411日以後出生)及以下;

3.申報業績應為近五年内(201411日至20181231日)所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或做出的突出業績貢獻。

(二)業績條件

推薦類别共分為三類,分别是專業技術類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創新、創業、創優人才(簡稱“三創”人才)。各推薦類别的業績條件要求如下:

1.專業技術類人才

應具有副高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在自然科學領域取得創造性研究成果的;或是“國家自然科學獎”獲得者。

2)有重大技術發明創造或重大技術革新成果,并取得顯著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或是“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省(部)級科學技術最高獎獲得者;或是“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中的前6位獲獎者、兩項二等獎中的前6位獲獎者、三項三等獎中的前3位獲獎者。

3)在社會科學領域研究成果顯著,取得重大研究成果或社會影響的;或以首位作者出版或發表過在學術界和社會上有較大影響的學術著作或學術論文的;或是省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首位獲獎者。

4)學術學科帶頭人,以首位作者出版過有較高學術價值的著作或在國内外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過有較大影響的學術論文的(被《SCI》、《EI》等收錄,引用率較高)。

5)參與完成國家或省重點工程、重大科技攻關和大中型企業技術改造、高新技術引進等研究任務,創造性地解決了重大技術難題,并取得了顯著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

6)在教書育人方面得到國家和省級政府部門表彰認定成績顯著的;或是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以上獲獎者、省(部)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獲得者。

7)醫術精湛高超,多次成功診治疑難危重病症,享有盛譽的;或在較大範圍内有效預防、控制、消除疾病,成績突出的。

8)長期在農業生産或農業科技推廣第一線工作,在鄉村振興、脫貧攻堅、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農業技術引進、創新、推廣和服務等方面,為推動農業科技進步、農村經濟發展、農民脫貧緻富等做出重要貢獻,在省内外産生重大影響,并取得顯著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或是“省優秀農村實用人才”獲得者。

9)在信息、金融、财會、經貿、法律、公共管理等領域,參與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重大問題,并取得突出業績、做出特殊貢獻。

10)在宣傳出版、文化旅遊、文學藝術等領域成績顯著,具有較大社會影響和知名度或重點學科或藝術門類的帶頭人。

11)在教練執訓工作中成績顯著,培養出打破世界紀錄、取得國際級競賽前三名、全國運動會第一名或多年保持全國紀錄運動隊(員)的著名教練員。

2.高技能人才

原則上應具有高級技師職業技能等級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在生産服務崗位一線業績突出,影響廣泛。獲得過省級以上技能大獎、技術能手、勞動模範、五一勞動獎章、吉林技能名師等榮譽稱号。

2)在技術革新、技術改造上有重大貢獻,在生産工作領域總結出先進的操作技術方法,獲得過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或國家專利。

3)具有良好的工匠精神,在本職業(工種)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夠解決生産過程中的重點或關鍵性操作技術問題;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廣應用或在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高技能人才。

3.“三創”人才

“三創”人才應為在科技成果省内轉化、脫貧攻堅一線、企業經營管理等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取得顯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公認人才。原則上不受年齡、身份、學曆、職稱等相關基本條件和業績條件限制。

四、選拔推薦名額

我校選拔推薦名額共30人,其中專業技術類人才20人、高技能人才5人、“三創”人才5人。原則上各中層單位可向學校推薦1人,白求恩第一醫院、白求恩第二醫院、白求恩第三醫院可有序推薦2人。

五、選拔推薦工作程序

(一)個人申報

申報人按要求填寫、上報材料,所填報的業績成果均應提供佐證材料,無佐證材料的業績成果不得填報。

(二)中層單位審核

1.中層單位對申報人是否具備申報資格進行審核。

2.中層單位對申報人填報的材料進行審核,确保材料的真實、有效、完整、規範。

(三)中層單位推薦

各中層單位召開學術委員會會議對申報人選進行評議;中層單位黨政聯席會議根據學術委員會評議結果和相關文件精神綜合評議确定推薦人選;各中層單位将推薦人選的申報材料和本單位推薦情況統一上報學校選拔推薦工作小組辦公室。

(四)申報材料網上公示

學校對各中層單位推薦人選的申報材料(電子版)在校園網上進行公示,公示期為3天。

(五)學校評審推薦

學校專家組進行評審,向學校提出推薦人選建議名單。

(六)推薦人選建議名單網上公示

推薦人選建議名單在校園網上進行公示,公示期為5天。

(七)确定并上報人選

學校研究确定人選并組織材料上報。

六、報送材料及相關要求

(一)申報表格

1.各中層單位統一填寫《吉林省第十五批享受省政府津貼人員(省突專家)推薦人選情況一覽表》(附件1,以下簡稱《一覽表》),具體填表要求見表中注釋。《一覽表》用A3紙打印,加蓋公章,一式1份,同時上報Excel電子文檔(文件名:單位+推薦人選情況一覽表)。

2.申報人填寫《吉林省第十五批享受省政府津貼人員(省突專家)推薦人選申請表》(附件2,以下簡稱《申請表》),具體填表要求見表中注釋。《申請表》用A4紙打印,相關負責人簽字,加蓋公章,一式1份,将蓋有公章的《申請表》原件掃描(彩色掃描,分辨率150DPI)生成清晰的PDF格式電子文檔并上報,供學校公示使用(文件名:單位+姓名+申請表)。

學校評審後通過的推薦人選按照要求需登錄申報系統進行信息填報,最終的《申請表》将由申報系統自動生成。

(二)申報材料冊

1.申報人提交申報材料冊1份(須标注目錄),不得超過30頁(A4紙打印或複印,可雙面,無需膠印封裝),材料冊封面及目錄式樣見附件3。材料冊需掃描(彩色掃描,分辨率150DPI)生成清晰的PDF格式電子文檔并上報(文件名:單位+姓名+材料冊)。

學校評審後通過的推薦人選需重新提交膠印封裝式材料冊1份,具體要求另行通知。

2.材料冊的内容主要包括身份證、職稱證明、學曆學位複印件,近五年有代表性的成果、論文和著作複印件(成果、論文的複印件,著作的封面及目錄複印件,須标出主要貢獻的相關段落,被收錄、被引用和評價情況相關内容證明的複印件,并注明出處),重要獎項證書複印件,專利證書複印件,與學術技術水平及業績貢獻相關的其他證明材料(材料的順序與《申請表》中填寫順序保持一緻)。

申報材料中的論文需提供我校圖書館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出具的論文收錄證明。

3.由中層單位負責材料冊的真實性審核,确保複印件材料與原件材料的一緻性,每頁均須加蓋審核人名章,材料冊封皮加蓋中層單位公章。

(三)“三創”人才成果轉化效益、經濟效益等需提供相關稅務部門納稅證明等佐證材料;脫貧攻堅貢獻突出人員需提供扶貧辦、幫扶對象等相關證明材料;其他“三創”人才也應提供與本職工作相關的突出貢獻業績證明材料。

七、時間安排

請各單位于201955日(星期日)下午400前将本單位推薦人選的紙質版及電子版材料報送至學校選拔推薦工作小組辦公室,逾期不再受理。

八、相關要求

(一)為保證推薦工作的順利進行,各單位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嚴格按照規定的範圍和條件認真進行推薦,确保推薦選拔工作公開、公平、公正。

(二)各單位對本單位申報人員提交的獲獎、論文和項目等成果材料要嚴格審查,認真核對原件,對弄虛作假、虛報業績者,一經查實,取消申報資格,并追究推薦單位和相關人員的責任。

其他未盡事宜可咨詢學校吉林省第十五批享受省政府津貼人員(省突專家)推薦工作小組辦公室(鼎新樓A641室)。

聯系電話:85167425

聯 系 人:郭廣建、付娜

電子郵箱:tso2@jlu.edu.cn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處

2019年426

 

Copyright©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 - 伟德国际集团 版權所有

通信地址:中國吉林省長春市前進大街2699号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郵編:130012)

辦公地點:吉林大學前衛校區東榮大廈A座5層、12層

訪問計數: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