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人字〔2019〕第62号
校内各有關單位:
根據《2019年博士後國(境)外交流項目申報指南》(附件1)工作安排,現就做好我校2019年度“澳門青年學者計劃”申報工作的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項目内容
“澳門青年學者計劃”每年選派内地博士到澳門指定的培養單位,在合作導師的指導下,在澳門優勢專業領域開展博士後研究工作,為期2年。資助經費為每人36萬元澳門元和30萬元人民币,主要用于獲選人員在澳門期間的生活開支、住房補貼、社會保險以及往返旅費等。2019年度計劃資助30人。
澳門培養單位協助提供自費的醫療服務計劃,視情況提供學校宿舍(住宿費自理)。合作導師負責所有研究工作的其他開支(如消耗品、實驗儀器、出差費用、出席國際會議經費等)。
二、申報條件
申請人應為人事關系在我校的在站博士後研究人員和拟進站的2019年應屆或新近博士畢業生(一般應為畢業三年以内)或我校教學、科研人員,并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年齡不超過35周歲,思想品德端正,身體健康。
(二)具備較高的學術水平和較強的科研能力、創新能力。
(三)具備良好的英語水平。
(四)能全職在澳門工作兩年。
(五)專業領域:中醫藥(生物醫學、臨床生物學、生物訊息學、中藥學、藥學、化學等),微電子(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物理學、模拟與混合電路等),月球與行星研究(物理學、應用數學、化學、地質學、天文學、計算機科學和技術、大氣科學、空間物理、信息科學和遙感科學等),智慧城市物聯網(智能感知、網絡存儲和傳輸、大數據分析和控制、智慧能源物聯網、智能交通、公共安全監控和災害防治等),其他目前在澳門已具備發展基礎和潛力且具有傑出學術帶頭人的優勢專業領域。
(六)此前未獲得過博士後國(境)外交流項目或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資助。
(七)在站博士後人員須經合作導師及流動站所在中層單位同意;在職人員(含定向委培博士畢業生)還須征得學校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處同意。
三、遴選原則
個人申請,學校審核推薦,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組織評審,确定不超過60名候選人。候選人在一定時間内與至多2位合作導師對接。對接成功後,候選人和合作導師共同撰寫研究方案,并由候選人向澳門項目秘書處遞交申請表和研究方案。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組織項目終評,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公布獲選結果。
四、申報程序
(一)申報時間
2019年1月底—3月20日。具體申報時間視項目崗位發布時間而定。
(二)崗位需求
澳方提供的博士後研究人員崗位需求将于近期發布,申請人可随時登陸中國博士後網站“國外境外交流項目”申報系統(http://bg.chinapostdoctor.org.cn/V3/InterCommunion/Login.aspx)關注崗位發布信息。
(三)申報材料
1.網上申報
崗位發布後,申請人登錄中國博士後網站“國外境外交流項目”申報系統(http://bg.chinapostdoctor.org.cn/V3/InterCommunion/Login.aspx),填寫相關信息,生成并打印《澳門青年學者計劃申請表》(以下簡稱“申請表”),上傳《申請表》及主要證明材料原件掃描件。
2.紙質材料
準備紙質申報材料合訂本一式2份,裝訂要求為A4幅面,左側裝訂,加封面、目錄(附件2)。合訂本所需材料如下:
(1)《申請表》。
(2)有效身份證件複印件。
(3)博士學位證書或答辯決議書複印件。應屆博士畢業生如還未進行答辯,可先進行申報,在辦理進站手續時提供學位證書。
(4)代表個人最高水平的學術及科研成果材料。論文提供摘要及收錄檢索證明,專利或獎勵提供證書複印件,專著提供目錄和摘要。
合訂本交由(拟進站)博士後流動站所在單位審核、簽字并加蓋單位公章。
申報材料要簡明扼要,介紹性文字要真實、準确、重點突出。獲獎成果需注明頒獎單位和獲獎時間、等級、位次(用“位次/人數”表示);著作、論文需注明出版社、發表刊物名稱,合著的需注明位次。
(四)材料報送
請申請人将上述紙質材料于2019年3月18日、3月19日兩天集中報送至博士後工作辦公室,逾期不予受理。
五、其他事項
1.請各有關單位接到本通知後着力做好宣傳工作,利用QQ群、微信群、定點聯系導師及課題組等方式,積極組織動員優秀博士生及博士後申報。
2. 澳門青年學者計劃與香江學者計劃項目崗位将同期發布,由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同期組織初評。申請人可同時申報澳門青年學者計劃與“香江學者計劃”,申報的項目崗位須屬于同一一級學科。
3.申請人要保證材料的真實、準确,電子材料和紙質材料内容完全一緻。若發現虛報或僞造内容,一經查證,将取消申請人申報和獲選資格。
4.申報材料如涉密,須做好脫密處理。
5.第一輪獲選結果拟于5月公布,最終獲選結果拟于7月公布。
聯 系 人:李雪濤 申 川
辦公地點:中心校區鼎新樓A區625室
聯系電話:0431-85151333
辦公郵箱:postdoc@jlu.edu.cn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處
2019年1月24日